首页 | 中文黄页 | 黄页搜索 | 分类信息 | 交友 | 论坛
中共二十大:四件商品折射習十年經濟發展正反面 (阅读:475)
 
九品芝麻官
积分:1772
Hunter AU - 悉尼猎人地板
 

发表于2022-10-14 04:21

#1

中共二十大:四件商品折射習十年經濟發展正反面

新闻来源: BBC

2012年,習近平成為中共總書記,中國經濟也逐步進入「習時代」——在他之前,1990年代總理朱鎔基「趟地雷陣」,改革國企並塑造市場經濟,打造了中國發展的新軌道;進入胡錦濤、溫家寶主政時期,中國經濟沿此軌道前行,體量膨脹四倍。

回顧最近的十年,從數字上看似乎是成功的,GDP增長超過一倍;但中美貿易戰、科技戰,甚至一場全球疫情,給中國帶來世紀挑戰。

今年10月,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,以此為契機,BBC中文採訪專家,希望借由四種商品,深入經濟發展的細枝末節,理解過去十年,從而一窺未來之路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 

  •  

手機:製造業的正反面

音頻加註文字,

中共二十大:四件商品折射習十年經濟發展

正面:「世界工廠」與互聯網大潮

「手機最能代表中國過去十年的經濟。」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,它是經濟高度全球化的產物。比如一台iPhone,美國研發,韓國供屏幕,日本供攝像頭,台灣供芯片,最後在中國組裝,再發往全球各地。

小小的手機蘊藏著中國的財富密碼。1994年,時任中國副總理朱鎔基革除匯率雙軌制(兩者相差超過30%),外匯黑市消亡,人民幣大幅貶值,再加上廉價勞動力,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優勢明顯。

7年後中國加入WTO,全面進入世界貿易體系。此後經年,「世界工廠」蓬勃發展,2016年高峰時,中國生產了全球74%的手機,是「中國製造」的代表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附著在手機上的移動互聯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過去十年,得益於3G、4G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,移動互聯網的大潮興起。

「它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,」莊太量舉例,十年前很多中國人甚至沒有銀行賬戶,但現在超過十億人已快速實現金融普及。

打開一個中國人的手機,每個App背後幾乎都是千億級大企業——滴滴出行、微信、淘寶、京東、美團,等等。

這些企業躥升的速度更令人咋舌——拼多多成立三年即赴美上市,估值超過1500億元;趣頭條從成立到上市,甚至只用27個月。

對中國來說,這些財富故事,雖然瘋狂,但並不陌生。1978年開始,中國掙脫計劃經濟的枷鎖——從「小崗村」到「深圳特區」,對舊秩序的衝擊和突破,為中國不斷贏得時代紅利。

面:勞工權利與環境代價

有潮起,就有潮落。

智能手機從方興未艾到逐漸萎縮,也發生在過去十年間,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5年達到5.22億台的峰值後逐漸回落,2022年預計已經萎縮到十年前的水平。

如果仔細計算,中國造手機賺不了什麼錢。以iPhone7為例,根據IHS Markit公司統計,每賣出一台iPhone,蘋果的毛利達283美元,美國和日本供應商拿到68美元,台灣拿到48美元,中國作為組裝廠只能拿到8.46美元。即便這點利潤,在中美貿易戰後,其中不少還轉移到越南和印度。

手機已算中國製造中的「高精尖」產品,更多傳統製造業利潤更薄,模式更粗放,帶來的環境負擔更加沉重。

2014年9月30日正午,24歲的富士康工人許立志,從17樓縱身跳下,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他的離開提醒世人,那些在流水線上組裝手機的年輕人,境遇並不好。

許立志還是位詩人,他如此描寫自己的青春——「眼睜睜看著它在你懷裏/被日夜打磨,衝壓,拋光……」他的詩句提醒決策者,雖然經濟起飛,但低水平重覆勞動,不僅無法構建偉大的經濟體,還會消耗年輕的靈魂。

許立志死後第二天零點,他此前設置好的新浪微博定時發出,只有四個字——「新的一天」。這條微博直到今天還有人不時造訪,留下只言片語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圖像加註文字,

經濟發展帶來的一個負面後果是中國一度出現了嚴重的霧霾。

互聯網上的創富故事,在過去兩年似乎也發生了根本變化。

幾乎沒有預兆,2020到2021年,針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調查,頗為戲劇性地拉開大幕——馬雲在公開演講中對金融監管者「開炮」,隨即螞蟻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;滴滴「先斬後奏」赴美上市,一周內就被審查、下架,不到半年即遭退市;此外,阿里收到182億巨額罰單,騰訊被停發遊戲版號。

中國新經濟似乎從「破壞藩籬」進入了「重建秩序」的時代,監管替代改革,成為主題詞。

不過莊太量提醒,無論互聯網、教育培訓和房地產,政策要留有餘地,管一定要管,但不能一管就死,政策沒有回頭性的傷害太大。這是過去十年的一個教訓。

新能源汽車:轉型升級的正反面

正面:「髒活累活」少幹

2015年5月,中國政府宣佈一項雄心勃勃的產業升級計劃「中國製造2025」,目的是「髒活累活」少幹,「難而賺錢」的活多幹。該計劃選取十個領域,無一不是科技前沿、潛力巨大的領域,新能源汽車就是其中之一。

有分析師測算,汽車通過帶動效應,對中國GDP增長貢獻率達到了10.41%;而在汽車行業巨變過程中,中國希望從德美日的跟隨者,實現彎道超車,變為領跑者。

另一方面是戰略考量,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說,中國70%石油依靠進口,其中70%要經過馬六甲海峽,70%石油用在了汽車行業。「這三個『70%』會死死卡住我們的脖子,很容易被人切斷,而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發展新能源,減少對石油的依賴。」

中國扶持的方法也很直接——補貼。根據中國媒體測算,在12年間政府向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了1500億元。最終成效頗為顯著——2012年新能源汽車僅銷售12791輛,2021年銷量突破352萬,增長270多倍。中國也在2015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,並保持至今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面:中美貿易戰的衝擊

「中國製造2025」中所列行業或多或少都得到政府的資金和政策的扶持,在崇尚自由經濟的國家看來,這種模式不可接受。實施三年後,該計劃激怒一個實力強勁的反對者——美國。

2018年,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通過「301法案」,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,中國隨即「被迫反擊」,隨著雙方不斷加碼,關稅最終幾乎涵蓋所有商品。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,打了一場世紀貿易戰。

美國並不避諱原因,在2018年8月加徵第二波關稅時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279個關稅項目,直言因其受益於「中國製造2025」。之後在談判桌上,美國也提出條件,要求中方停止對「中國製造2025」的補貼和支持。

這些關稅,橫亘在兩個龐大且互相嵌入的經濟體間,歷經總統換屆和新冠疫情,至今仍未消散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圖像加註文字,

貿易戰影響下,中國2019年前11月對美貿易萎縮11%。

莊太量認為,過去十年,中國外部在經歷一個「大週期」,即中國崛起引發美國打壓,中國經濟總量觸及美國的三分之二時,爆發貿易衝突,可以說是歷史必然,這個過程中國比較被動。

「當然,必然中也交織著偶然,如果不是特朗普,外部挑戰可能來得不會這麼快。」

關稅之外,貿易戰還以各種禁令的方式持續升級和蔓延,演化為科技戰,甚至某種程度的中美脫鉤。比如,當美國下達對華為的芯片禁令後,其手機業務瞬間縮水。

「未來10年,中國很不幸將會陷入地緣政治博弈的嚴酷環境當中,而且將影響到所有方面。」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認為,地緣政治以及伴隨的民族主義情緒,未來可能會有支配性影響力。

房子:金融風險的正反面

正面:拉動內需,建造城市

「用一件商品代表過去十年,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房地產,」陳功認為,房子凝聚了中國人的喜怒哀樂,中國經濟的成功與失敗都與房地產有關。

房地產上游有建材、化工、鋼鐵、工程機械,下游家電、家具、裝修等,涉及行業多,成為拉動中國內需的關鍵。1998年朱鎔基就任總理四個月後,中國正式結束福利分房,開啟住宅商品化時代。

中國房地產開發沿襲香港賣「樓花」的模式(預售制)——向銀行借貸數以億計的資金買地,之後幾個月內就開盤售樓,收回資金後,再買更多的地,借更多的債,開更多的盤。

城市大規模建設、經濟增長,地方政府也在這一過程中大舉賣地,充實財政;居民買房炒房,實現資產增值,似乎實現了一個難得的多贏局面。

2016年,這種模式幾乎到了巔峰。彼時中國開啟一輪棚改貨幣化,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再次量價齊升,房企們通過激進的高槓桿操作,搭上政策的東風,瞬間膨脹,也將恆大老闆許家印推上中國首富的位置。

面:明斯基時刻

但房地產市場的另一個特性也逐漸顯現,隨著樓市走高,無論企業還是居民,都在大舉借貸,風險不斷累積,像一個內部翻滾的壓力鍋。

當資產帶來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,一些房企甚至個人只能進行借新還舊的「龐氏騙局」式融資,壓力達到峰值,隨時可能爆炸。

而一旦「暴雷」,背負巨額債務的購房者,無力消費,經濟陷入停滯,30年來發生在日本的恰恰是這一幕。

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講座教授、亞洲開發銀行(ADB)首席經濟學家朴之水(Albert Park)認為,中國經常通過積極擴大國有銀行的貸款來刺激經濟,實現高目標增長率。這些資金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行業,加速了槓桿過高的開發商的建設活動,導致房價快速上漲。朴之水稱其為「不惜代價地增長模式」。

泡沫破裂的剎那被稱為「明斯基時刻」,2017年,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官員口中,似乎預示著地產盛筵的終結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中國樓市也在此後迎來了決定性轉變——從拉動內需的火車頭,變為防範風險的監管對象。

打壓樓市的政策隨之加碼,2020年中國對重點房企融資提出「三道紅線」,對金融機構提出房地產貸款限制,至此天平終於傾斜。

沉痾下猛藥,副作用也很強。幾個月內,高槓桿運作的100多家房地產企業,相繼出現債券違約,資金鏈斷裂,甚至倒閉,「爛尾樓」成批出現。到了2022年,數百個樓盤的購房者在網上聯署聲明,宣佈「爛尾樓」若不復工,將不再繳納貸款。這波「停貸潮」也成為地產時代走向衰落的悲劇註腳。

朴之水認為,這一過程體現出中國正在努力轉變不惜代價的增長模式,即使在經濟放緩時,也有意識地避免過度信貸,甚至會允許過度槓桿化的開發商破產。

口罩:疫情下經濟的正反面

正面:疫情後快速復蘇典範

2019年末,中文互聯網流行一句話——「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,最差的一年,也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」。

當時,這句話被很多人批評為聳人聽聞,但回頭來看,似乎一語成讖。因為一場疫情,中國經濟進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。疫情三年,中國經濟的跌宕起伏,直追改革初期的動蕩年代。

口罩作為疫情下亟需的商品,最能體現這種動蕩。

2020年一季度,中國首嘗疫情苦果,經濟出現40年來罕見的萎縮。疫情之下,急需的口罩產能卻萎縮到平日的60%,僅1000多萬隻。甚至在1月底,還需要緊急進口5600多萬隻。
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到當年二季度,疫情被快速控制,經濟已經由負轉正。此時,疫情中心轉移到其他國家。口罩也在此行列,根據海關數據,2020年3月份至年底中國出口2242億隻口罩,相當於為中國以外全球每個人提供近40個口罩。

數據背後是中國製造業迸發出的驚人能量。眾多與口罩毫不相關的製造業企業轉戰這個領域,比如深圳的比亞迪,用了17天實現口罩量產,兩個月後,這個造車巨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商。

不僅口罩,整個中國貿易形勢都一片大好。2020年下半年,中國的外貿形勢止跌轉漲,出口增長遠超預期。在如此高增長的基礎上,2021年中國外貿繼續高歌猛進——全年出口21.73萬億元,增長21.2%。貿易戰三年及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後,中國貿易規模全球佔比反而達到了歷史峰值。

面:堅持「清零」的代價

再次令人沒想到的是,2022年,經濟形勢再次出現反轉,中國成為全球唯一還在「清零」的主要經濟體。多數國家已經選擇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,海外需求開始回升,中國的封控措施卻導致供應鏈不斷遭受打擊。再疊加房地產行業和消費市場的低迷,中國經濟陷入困境,2022年二季度GDP(國內生產總值)同比僅增長0.4%,幾乎停滯。

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防疫政策上的巨大落差,導致了中國與外界的長期隔閡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疫情期間的一系列事件,讓「開放」還是「閉關」成為關注焦點。

2020年5月,中國提出「國內大循環」路線,即逐步形成以「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」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。

一方面,中美關係惡化,壓制了中國企業「出海」之路,比如TikTok在美國屢遭調查,華為也被多個西方市場排除。

另一個背景是,中國在2013年提出的「一帶一路」倡議面臨爭議,支持者認為,一帶一路促進GDP,提高中國聯通世界市場的能力,提供給發展中國家加速基建的機會。反對者裏,有的認為這是「賠本買賣」,不如把資金投入國內發展;外部的聲音則認為中國在搞經濟帝國主義,設置債務陷阱,以獲得戰略性資源。

「過去十年,最成功的決定和最糟糕的決定,都是一帶一路。」陳功認為,一方面,2013年之前世界對中國知之甚少,中國對外影響力有限,今日即使對中國有各種看法,但你沒法否認,中國已經成為最受矚目的國家之一,大量中國資本走向世界,非常活躍,沒有一帶一路,不會出現如此經濟景觀。

陳功也強調,一帶一路製造了眾多麻煩,比如很多項目產生的副作用,中國還未學會如何參與世界市場,就急於改變它,這不可能不出現問題。

過去與未來:龐大國家的緩慢腳步

再次回顧過去十年,朴之水認為,那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成熟期,而且不乏亮點,比如過去十年中國基本消除絶對貧困,對於13億人口大國而言是「真正了不起的成就」;同時,中國保持住製造業大國地位,還在人工智能、5G、高鐵等關鍵技術領域走到世界前沿。

但朴之水也認為,過去十年做錯的是,重新強調國家主導的增長,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加強,對私營企業的不斷監管,這有可能降低與高度競爭相關的經濟活力。

已故政治學者塞繆爾·亨廷頓說,「一個大國的崛起,意味著新的利益調整週期的開始。」過去十年,中國顯然已經進入這樣一個週期,但展望未來十年,沒人能預言,這種調整的速度和烈度,將如何衝擊這個國家。

圖像來源,GETTY IMAGES

著眼未來,莊太量認為,「我們要想到,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,所以大門不能關上,無論如何都要開門發展,如果得不到外部的信息、資源和人才,再大的國家也會衰落,美國也一樣,更何況中國。但要清醒地看到,中國跟西方的關係再也不會跟以前一樣,這是結構性改變。」

陳功補充稱,地緣政治博弈會使中國經濟增長大幅度放緩,估計平均年增長率在3%-5%左右。中國經濟總量依舊很大,但「它的腳步會愈來愈沉重」。

朴之水則頗為樂觀地認為,中國不可能落入中等收入的陷阱,它有足夠的增長動力成為一個發達國家。

 
 
 
请您先登陆,再发表评论。
新手指南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招商 | 友情链接 | 关于我们 | 免责条款

Copy rights © 2011-2024 lierengu.com.au   -websitdesigby Lierengu